图灵并不是唯一一个对人类和机器智能之间的相似性感兴趣的人。二战期间涌现的一批新技术,包括早期计算机、太空卫星和核能,激发了知识分子和公众的想象力。
霍奇斯说:“只要一提到计算机,人们就会谈论电子大脑以及计算机与大脑竞争的可能性。”
1948年出版的《控制论创造了“网络”这个前缀,并想知道是否有可能“建造一台下棋的机器,以及这种能力是否代表了机器的潜力和大脑之间的本质区别。”作者诺伯特·维纳(Norbert Wiener)总结说,这样的机器“很可能和绝大多数人类一样优秀”。
正是在这个对超级智能机器充满兴奋和紧张猜测的时代,图灵写了《计算机器与智能》,霍奇斯称这是哲学文献中被引用最多的论文之一。
“我建议考虑这个问题,‘机器能思考吗?’”图灵开始说道。由于“机器”和“思考”的定义是模糊的,图灵缩小了问题的范围。就他的目的而言,这台机器必须是一台“数字计算机”,而它是否能“思考”的测试将由模仿游戏来回答。就就像这样有三个终端在物理上是分开的。其中两种将人类作为操作者(一种是提问者);另一个会有一台电脑。一个人将通过文本向另一个人和计算机提问,并从双方收到的答案中确定谁是“真人”,谁是计算机。如果提问者不能区分“人”和“机器”,计算机就被判定具有人工智能(即通过了测试)。
这个游戏,现在被称为图灵测试霍奇斯说,图灵并没有太认真地对待测试的细节,他在其他论文中发表了不同的版本。但图灵很喜欢这种有趣的简单。
霍奇斯说:“在某种程度上,他是在小题大做。”它以一种吸引人的方式展示了(先进人工智能的可能性)这一想法,普通人可以做出决定,就像审判中的陪审团一样。”